我從來沒有在棒球場上接到任何一顆界外球過。我已經進場看過了不少比賽,也有幾次坐在界外球剛好飛過來的區域;但我從未有機會嘗試去接那些大聯盟打者擊出的球。在我十歲或十一歲時,我曾坐在克里夫蘭市立體育場中的最下面一排看球,然後一位雙城打者把球打向這邊、直擊走道上(幸好那裡沒有人!),球打到通向大廳的混凝土樓梯、並反彈回來,落在我身後的那排通道後面;我跳過去,
雷神之鎚試玩
試圖把這顆寶貝撿起來,但一個30多歲的人比我快了大概半秒撿起這顆球。如果我再年輕幾歲,我的速度可能會更快;或者使用對他賣萌的招數、讓這個人給我球。 但總而言之,棒球從來沒有從天空自動墜入我伸出的手套。談論棒球時,我們通常不喜歡去討論界外球;它們有點煩人、它們看起來也沒有什麼意義。兩好球之後,它們也不會再被計入好球;它們只是讓投手多投了一球而已,但技術上來說,什麼事都沒有發生。比較常讓我們談到界外球的時機,大概只有在討論打者的「擊球率」的時候。那麼,界外球到底該如何引起大家的興趣?事實上,說界外球完全沒有意義是不對的;因為我們知道打者試圖揮棒、並且擊中球了,然後沒有揮空……也許這是比想像中更寶貴的資訊也說不定? 警告!以下進入數據分析時間! 我們需要知道的第一件事情是,並非所有界外球都是一樣的。無論是在規則手冊中(沒有好球或一好球時會對球數產生影響、但兩好球後就當作從未發生過)、或是在關於某位球員的一些數據表現上。過去的研究顯示,兩好球之後擊出界外球的能力,能讓我們辨認出哪位球員擁有良好的擊球率;相反地,越容易在兩好球之間擊出界外球的打者,更可能是擊球率低、此方面能力不佳的選手。我還發現,打者在兩好球以前的界外球率、與兩好球後的界外球率,關聯性是很低的;也就是說,這兩個技能基本上是獨立的。 當然,這並不代表每位球員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下(兩好球前、兩好球後),都有著相差極大的界外球率;但兩者之間是完全不相干、互相沒有預測能力的。接下來,我們則將更仔細地檢視每一顆界外球能在比賽中告訴我們什麼事情。讓我們從低球數(early count)時擊出界外球的情況開始分析 — 以下的數據來自2016年所有打席、扣除投手打擊和故意四壞。我們先專注在所有從一好球、零壞球開始的打席 — 一個打席若要達到這樣的球數,有三種方式:揮棒落空、沒揮棒被判好球、擊出界外球。以下是三種不同的打席最後的數據結果: 狀況 / 數據 打擊率 上壘率 長打率 被三振率 被保送率 一壘安打率 全壘打率 所有打席 0.256 0.321 0.420 20.7% 7.8% 15.2% 3.1% 所有1好0壞起頭的打席 0.226 0.270 0.357 28.5% 4.8% 14.4% 2.5% 第一球揮空的打席 0.206 0.255 0.328 34.1% 5.3% 13.0% 2.4% 第一球判好球的打席 0.229 0.273 0.359 27.5% 4.8% 14.7% 2.5% 第一球打界外的打席 0.229 0.272 0.367 28.0% 4.5% 14.4% 2.7% 我們清楚地看到,
線上運彩投注
讓球數從1好0壞開始,
真人百家樂
對打者來說是個壞主意;但我們同時也能發現,並非所有好球產生的結果都是一樣的。請注意,以擊出界外球的方式取得第一個好球、和揮棒落空取得第一個好球,兩者之間的打席結果有明顯的落差(界外球和判好球的結果相比,則是差距不多);如果打者將第一球打出界而非揮空,即便打席都是來到1好0壞,那個打席的全壘打率依舊比較高。若是將同一套研究方式,推展到球數從0好1壞變成1好1壞,我們也可以發現一模一樣的結果(同樣是拿到好球,擊出界外球的打席結果優於揮棒落空)。 等一等!聰明的讀者如你,一定會想到一個問題:那些打出界外球的打者,可能有蠻高的機率,本身就是一位擊球率高、能力出色的打擊者;那麼,他們繳出比較好的打擊成績,
多寶老虎機
似乎也是理所當然?或者,第一顆好球是被擊成界外的投手,也有可能比較大的機率是球威差、製造揮空能力較遜的投手;如果這些投手能力真的比較弱,打者也應該拿到更好的成績才是?那麼…我們可以嘗試去控制這上述這個變因,做法如下。 我觀察了所有從1好0壞開始的打席、並依照投手和打者的強度做出投打預期成績;但即便如此,第一顆好球是界外球的打席,打者的打擊成績仍然是比預期的還出色。就算把投打實力、型態等因素考量進去,第一個打席打界外球後的進攻數據,仍比揮棒落空後的打擊表現優秀。這告訴我們一件事:當打者揮棒,不揮空是很重要的。接下來,我們來改看兩好球後發生的情況。我找出2016年所有進行到兩好球之後的打席(去除投手打擊),發現有超過聯盟總數一半(51.4%)的打席,都至少進行到兩好球之後;以下是兩好球後,各種情況下打者最終的打擊成績: 情況 / 數據 打擊率 上壘率 長打率 被三振率 被保送率 一壘安打率 全壘打率 全部打席 0.256 0.321 0.420 20.7% 7.8% 15.2% 3.1% 所有兩好球的打席 0.179 0.251 0.281 40.3% 8.0% 11.0% 1.9% 兩好球後至少打一顆界外 0.198 0.291 0.320 35.7% 11.0% 11.5% 2.2% 兩好球之後沒有打界外 0.170 0.232 0.263 42.5% 6.6% 10.8% 1.7% 兩好球後剛好打一顆界外 0.194 0.282 0.310 37.1% 10.2% 11.5% 2.1% 兩好球後至少打兩顆界外 0.205 0.308 0.339 33.0% 12.4% 11.5% 2.5% 再一次的,我們發現對於打者來說,球數來到兩好球之後是非常糟糕的情況;然而,試圖破壞掉一些球是有好處的。舉例來說,看看只有把一個球被打成界外、跟完全沒有把任何球打成界外的數據差別。跟剛剛一樣,我們擔心的是,兩好球後能擊出大量界外的打者,是不是本身實力就比較好、較不容易被三振的打者;但再一次地,即便我們控制打者和投手的特性、以及實力強弱,結論依舊是一模一樣。在兩好球後至少打出一顆界外球以上,確實能提升打者的預期成績。 原本你以為界外球單純只是球迷的紀念品! 讓我們再複習一下剛剛提到的東西,
信用球版是什麼
特別是兩好球後的界外球。直覺上,我們知道讓投手在一個打席中投出另外一球,可能會產生一些正面的效果 — 他的疲勞程度可能會稍微提升。或是打者多一次機會可適應他的球路和節奏。如一開始所提,我們知道打者在兩好球之後是否能擊出界外球,是一項確實存在的技術;大家明白哪些打者傾向於在兩好球後去破壞球,
ATG電子娛樂城
但有沒有人真的深入關心過這一點?也許我們應該這樣做。因為我們知道,非常多的打席都會出現兩好球的情況;雖然打者能避免兩好球會更好,但如果無法避免,最好有一個備份計劃 — 打界外的能力就是被低估的隱形價值。 多打一顆界外球,並不會讓陷入兩好球劣勢的打者的成績回到聯盟平均;我們依舊只會看到0.198/0.291/0.320的打擊三圍,誰會渴求、在乎這樣的成績?恩,如果不這麼做的話,打者會陷入0.170/0.232/0.263的打擊三圍……好吧,那他們就會願意這麼做了。如果我們有一名很擅長此道、能藉此降低(遇上兩好球時)損失的球員,那麼,或許這會是沒人注意到的額外價值。 編譯原文:Baseball Therapy: The Secret Powers of the Foul Ball By Russell A. Carleton編譯作者:公鹿斑比 / 翻譯編輯:JK47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如果您想搜尋一個能提供專業內容的優質棒球粉絲專頁,那我個人大力推薦MLB Corner,歡迎時常入內收看更多棒球文章!!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圖片來源:http://www.zimbio.com、Google.com、BrooksBaseball、Fangraphs,